中共厦门东海学院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方案

  • 2017.03.20
  • 公告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我校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面深刻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 “立德树人”思想,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个人自学思考,积极改革创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二、学习对象
    全校师生。重点对象:校党委、支部委员;校中层以上领导;学生处;思政部全体教师。
 三、学习重点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这一根本,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
    2、坚持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坚持从严治党方针,明确党组织在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严格管党治党。
    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复杂性及改革创新基本要求。
    4、学习重点书目、文章:
    (1)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4)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
四、学习方式
    1、集中学习讨论。分类、分专题学习讨论。党委中心组、党支部,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研室分别组织学习,围绕学习重点学习讨论。
    2、个人自学思考。个人结合工作实际有选择重点内容自学,针对性思考、撰写心得体会、研讨文章至少一篇。
    3、课题研讨。各教研室、团委、学生处等部门根据工作中心,选择课题分别展开研讨。
    4、开展案例教学。提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教研室、团委、学生处至少推荐一课案例,纳入今年公开课教学内容,由教务处统筹安排。
五、学习要求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性。
    2、精心组织,充分考虑学习贯彻的进度安排,坚持领导带头、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互促互进。
    3、联系实际,充分结合我校实际和自身工作岗位工作要求,学思践悟,求真务实。
    4、加强指导,落实责任。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各党支部要负起责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学习贯彻的持续开展。
附:
    (1)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
    (3)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 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

                             中共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17年3月10日

 

附件(1):

     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作总结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习近平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师生接触,多次去高校作报告,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加强同高校知识分子的联系,多关心、多交流、多鼓励,善交朋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多听他们的意见,真听他们的意见。
    习近平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习近平指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深入学习领会,自觉用讲话精神指导工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强起来。
    刘云山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在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抓好任务落实。要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高校各类阵地建设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强化问题导向,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短板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各级党委要负起把关定向、统筹指导、建强班子的责任,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组织、宣传、教育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
    北京市、浙江省、陕西省、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出席会议。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政府有关负责同志,部分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出席会议。

 

 附件(2)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
教党[2016]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安排部署。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高校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高度,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精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纲领性文献。
    要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紧密联系我国高校发展历程和历史使命,深刻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要深刻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原则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着眼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和我国高校鲜明特质,精辟阐述了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重大问题。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
    要深刻认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作了系统阐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强调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要深刻认识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着眼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把握高校育人的关键环节,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要深刻认识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
    各地各高校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要将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准确把握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工作重点
    1.坚持一面旗帜管总。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面旗帜管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 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把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面旗帜牢牢地高高地举起来,把这面旗帜插到每一个课堂,插进每一名师生心中。
    2.坚持两个责任保证。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要深刻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任务,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站,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明确把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负有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以高度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纪委要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3.坚持两大群体并进。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做到齐头并进,学生抓灌输、教师抓培训、干部抓表率、领导抓责任。在全面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4.坚持两个培养整体推进。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两个培养上下功夫,通过双向融合整体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努力探索把有条件的党务工作者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把行政系统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懂政治的业务工作者、基层行政系统负责人是懂党建的行政领导者,做融合的文章不做分割的文章。
    5.坚持三级联动。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实现三级联动,把从严治党的体系建立健全起来,责任延伸落实下去,活动正常开展起来。要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着力推动院(系)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把好政治关。
    6.坚持教师教材两个关键重点把关。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委要履行好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中的把关责任。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培训关、考核关,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要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对引进教材选用负总责,组织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工作。
    三、认真执行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基本要求
    1.要扎实开展体系式学习。各地各高校要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精心制订学习宣传方案,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学习,牢牢把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在学习传达过程中,要改变“开一个会、念念讲话、说一说精神概要”的状况,开展体系式学习,把中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作为一个系统来看,要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联系高校发展历史、联系以往工作部署、联系形势变化要求,作为一个体系来进行学习。
    2.广泛开展融合式讨论。各地各高校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召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座谈会等方式,组织师生等各方面代表,深入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结合实际工作共同探讨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思路举措。各地各高校党政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结合自身实际来开展讨论,避免“不把自己摆进去、轻飘飘、形式主义的讨论”,切实开展有质量的、能够促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造的,能够武装头脑、推动实际工作的融合式讨论。
    3.生动开展案例式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向,寻求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答案和方法,形成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工作案例,在宣讲会议精神过程中要开展案例式教学,努力推进“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之后的效果”进课堂,提升广大师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信心自觉性。要将会议精神作为教师干部队伍培训和学生骨干队伍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岗前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辅导员骨干培训、高校党务干部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以及学生团学骨干培训等培训研修之中,坚持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提升相结合,努力做到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4.深入抓好项目式研究。要围绕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加大对专题研究的重点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理论研究优势,开展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项目式研究,从学理上提供支撑,在经验上进行集成,形成一批拿得出手、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能发挥作用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理论贡献。
    5.系统抓好针对性解读。要组织力量针对师生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困惑,提供针对性解读。要把解读的过程作为提高认识、凝聚共识的过程,在针对性解读过程中形成新的话语体系,推动工作理念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落到地上,进入师生心里。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合力育人优势,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各地各高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6.全面抓好操作性指导。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避免“一般性号召、原则性要求”和“口号多、操作少”等现象的发生,以务实的操作举措切实保障会议精神能够落地生根。要重点围绕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对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等方面任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制度和实施办法,科学制订时间表和任务书。
    7.统筹抓好责任化落实。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把这项工作作为长期战略任务来抓。要把工作基点放在对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上,按照岗位分解责任,设立目标和标准,将责任落细落小落实。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指导。要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督查督办机制和动态反馈机制。
    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情况,请及时报送教育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        2016年12月13日

中共教育部党组 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
  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
  教党[2014]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团委,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党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深入持久、扎实细致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科学化,现就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1.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近年来,各地各校和共青团组织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任务,从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环节入手,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要看到,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抓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养成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在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传等方式,重点在“融入”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长效机制,使广大师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在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主要原则是:坚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顶层设计;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形成可示范可引领可推广的工作动力系统、激励机制和实践模式;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形成广大师生日常行为准则,增强自觉奉行和践行能力;坚持继承创新,善于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注重总结凝练基层创新的经验和智慧,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
  4.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立和完善各学段、各学科课程教学有关标准,根据标准调整课程教材,构建各级学校有机衔接的课程教材体系。
  5.修订德育、语文、历史教材。充分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和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作用,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的编写、修订和审查。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系统完善地落实国家主权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融入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
  6.实施高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评价、学科、保障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发掘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打造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网络教学等构成的教育教学体系。
  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
  7.建立完善师生志愿服务体系。成立全国和地方公益性教师志愿服务组织,协调指导教师志愿者开展活动,着眼于服务好教育系统这个大任务,逐步向服务社会延伸。制订实施《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8.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促进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按照“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建立实践育人共同体,整合各方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推进深度融合,实现实践育人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服务、品牌化培育、项目化配置、信息化支撑、社会化运作。通过共同体建设,为学生实践搭建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
  9.深化主题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活动。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讲师团”,结合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和农村(社区)基层党校建设,建立讲师团定点合作单位,构建覆盖广大农村、城镇的网络阵地,向基层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文艺演出、公益服务等。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社区和群众,长期化开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志愿公益活动。
  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
  10.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编写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诗歌,通过定期征集、教唱、展示、评比等环节,使学生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开学初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周”活动,组织报告会、分享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组织动员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微电影等方式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感悟。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粮、节水、节电”活动长效机制,促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文明风采”等品牌活动长期化开展。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示范导向作用。
  11.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抓住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道德实践成果网络巡礼”“道德模范进校园”“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结合学校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校训”“校歌”等为载体,通过讲故事、谈人物等方式,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艺术形式的宣传推广,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通过体育竞赛、艺术展演等形式,激励学生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全面发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繁荣校园文艺创作。继续抓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审美和人文品质,使之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阵地。激发师生自主创作能力,打造一批以爱国将领、革命英雄、科学先驱、道德模范、敬业典型、志愿服务标兵等为原型的歌舞剧、话剧,组织推动校内、校外巡演。创作一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诗歌、散文、歌曲、动漫、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文化作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化作品资源库,分学段、分层次地在大中小学进行展演、展映、展播。
  13.选树传颂“校园好故事”“校园好声音”。发掘身边好人好事,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寻访、优秀集体创建和校歌、班歌征集与宣传活动。以“校园好故事”“校园好声音”“校园好集体”等主题活动为载体,选树在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勤奋学习、志愿服务、热心助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少年学生楷模以及优秀班团集体。以先进事迹报告会、主题巡讲、歌咏、朗诵比赛、视频展播等形式,大力宣传校园好人好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遴选一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校歌、班歌,深入挖掘校歌、班歌传递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蕴,并通过各类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
  14.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完善教师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公约等师生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生活的基本遵循。建立和规范学校礼仪制度,丰富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典礼的内涵,强化仪式庄严感和教育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基层党团组织主题生活会、党团日、班会的重要内容。
  15.探索建设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签订学生校园诚信承诺书,涵盖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内容,将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构建各学段有机衔接的信用约束机制,分层推进诚信档案建设。
  16.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管理全过程。全面落实《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健全师德考核、强化师德监督、注重师德激励、严格师德惩处,推动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遵守职业道德、承担育人职责、永怀仁爱之心。充分激发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鼓励教师弘扬重内省、重慎独的优良传统,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养成师德自律习惯,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
  六、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传播
  17.强化工作保障。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机制,明确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把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作为干部考核考评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的重要指标。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独立形成符合自身特色、文化传统和师生情况的培育理念、工作思路和践行机制,制订、实施切实可行的工作纲要、计划和举措。根据职责任务,在经费、人员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
  18.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理论研究优势,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等课题和项目中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专项,重点支持相关课题研究、学术研讨、著作出版,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要素和实践途径,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19.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等主题,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建设好使用好网络平台,加强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青年网、未来网、“易班”网、校园和各级共青团组织公共微博、微信等平台建设,向师生定期推送电子报刊、校园信息,宣传报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产生可敬、可亲、可学的示范效应。发挥新媒体互动交流功能,发挥专家学者、辅导员、共青团网络宣传员队伍作用,增强设置议题和主动发声能力,引领师生思潮,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传播。
  20.积极推动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重视和加强对工作全局性、前瞻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增强工作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座谈研讨会等方式,研究、总结、推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各地各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中共教育部党组
                                          共青团中央
                                       2014年10月17日